•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中心> 民乐教学
  • 怎样提高儿童练习古筝的兴趣及效率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1/14 19:12:28  【打印此页】  【关闭

      内容提要: 其实家长只要稍微动动脑筋,结合儿童心理和身体的特点,科学安排练习时间和方式,就会大大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和质量,使练筝变得容易接受并且快乐起来。

      关键词: 提高,古筝,古筝

      因为家长们希望把孩子从小就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多面手”,能在将来的竞争中具有很强的实力,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四五岁就开始学习古筝。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也在经受着考验。除了财力、物力、时间上的付出,更要拿出坚定的意志力,陪着孩子一起走完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艰苦学习之路。孩子年纪小,记忆力和理解力有限,所以要求家长陪同上课并且认真听,详细记,以便回家后督促指导学生练习。但是常有家长反映学生在家练习时总是不主动,提不起兴趣,即使在家长的严命之下也十分不情愿,往往胡乱弹够所要求的时间就交差了事,练习效果很差。这样长久下去,会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使本来能给人带来快乐的音乐学习变成了孩子厌烦畏惧、家长头痛的事情。

      其实家长只要稍微动动脑筋,结合儿童心理和身体的特点,科学安排练习时间和方式,就会大大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和质量,使练筝变得容易接受并且快乐起来。

      一、科学安排练习时间

      练习时间的选择是否合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练习质量。

      1、应在每一次古筝课后,安排一次练习,以便巩固、加深记忆当天所学。

      一般家长与学生在每次古筝课结束后,就不再安排练琴,为的是让孩子轻松一下。实际上刚刚上完课,孩子对老师课上讲授的内容、提出的问题及正确的示范记忆是最清楚的,如果能及时练习加以巩固的话,那么效果会比第二天天再练要好得多。所以一定不能忽视课后的及时复习与巩固。

      2、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练习方式来适应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

      许多家长把练习时间安排在晚饭后,连续弹奏 l到 2小时,其实这样安排极不科学。儿童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坚持让孩子保持一种状态很长时间确实有点“强人所难”。因此只要时间安排上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那么孩子们也就容易接受并会按要求去练习了。具体来说,要将一天中可以用来练习的时间分散开来用。例如:三餐前利用做饭的时间让孩子各练 20分钟,晚饭后稍适休息一下再练 2o分钟,这样算来一天就总共练了 8O分钟。练习的总时间一点也不少,反而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孩子记的更牢固、更清楚,同时孩子也更容易接受这种练习方式。孩子的年龄不同练习时间也有不同,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参考意见:5—6岁的孩子每次2o分钟左右;7—8岁的孩子每次 25分钟左右;9-lO岁的孩子每次 30分钟左右;ll一12岁的孩子每次 35分钟左右,以此类推。另外,即便家长与孩子真的时间有限,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连续练习,也要注意安排 1到 2次的休息。

      3、认真正确地练一遍 ,强过机械无脑地弹十遍。

      许多家长会规定孩子必须弹够十遍或者几十遍才准离开。这样会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完成了多少遍而不是弹得怎么样,有的干脆胡乱弹完要求的遍数交差了事。学习效果不但不好,还练出了许多难以改正的错误。家长如果换种方式这么跟孩子说:“你不用弹那么多遍,只要你把这课的内容能认真准确、连贯完整地慢慢弹下来,就可以去休息了。”这种方式表面上减少了任务数量,孩子会感到“轻松”、“便宜”了很多,心里也更乐意接受 ,练 习起来就不再感到难熬和不耐烦了,而是积极动脑地去弹琴,争取能用最少的时间完成任务,同时还能养成注意力集中,认真练琴的好习惯。事实上孩子练的数量不一定少于原来要求的十遍或数十遍,这难道不更好吗?

      4、遵循先难后易的练习顺序。

      每节课所学的曲目都有难易的区别,有的家长反映孩子总爱先练容易且自己喜欢听的曲子,把难的放在最后。笔者建议应该把这一顺序改成先难后易。因为简单且喜欢的曲目容易使孩子在练习时情绪高涨。刚开始练习的兴趣也比后来浓一些,往后越难越没兴趣和耐心从而感到疲惫,难点也就不易练会练熟,效果自然不如前面所练。因此应该把不太喜欢的曲目放在前面练,喜欢的留在后面“压轴”,孩子心里总是会想:“练完这些就可以弹我喜爱的曲子了”,从始至终都会保持较高的练习兴趣和质量。另外,每次都在最喜欢的曲子中结束一天的练习,也可使孩子感到意犹未尽盼望下次的练习,保护了他的积极性。

      5、充分利用电视节目开始前的那段时间。

      电视已经融人了孩子的生活,如果让孩子在看电视与练筝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那一定是要冷落练筝的。到了喜欢的节目时间如果不让看,孩子即使在练琴也必然是心猿意马坐立不安的。练习的质量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选一个喜爱的节目,把该节 目开始之前的20到 30分钟定为练习时间,并与孩子达成一致意见即:这段时间如果能好好练琴。就可以看电视。孩子就算是有些不情愿但因为想看心爱的节目也就会“委屈求全”不再有任何异议,哪怕比平时弹得还要多一些往往也更容易接受,化被动为主动的了。

      二、家长应注意对待孩子的态度、语气和语言

      1、当孩子坐在古筝旁开始练习后,家长的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孩子的兴趣与心情。试想一下如果父母说:“这曲子你都练了这么久了,节奏和旋律还是断断续续的,跟个结巴似的真难听!”这样的话语只会使孩子心里不高兴,自然会想“我辛辛苦苦地练琴却得到这样的评价,不如不练了的好”。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对孩子说:“这支曲子你已经弹得很熟了,要是能在连贯些不问断就像流水一样,那就更完美了!”这样的评价会让孩子看到家长对 自己练习成果的肯定而心情愉悦,也更容易接受意见和建议 ,并主动改进不足之处。小小的孩子能每天坚持练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应该先真诚地肯定他的成绩,然后将许多问题适时适当地依次指出,让孩子慢慢地一个一个地去改进他就不会觉得自己原来练得那么“糟糕”,打击到他的自信心了。

      另外,如果孩子有一段时间练习一直不认真,适当的“斥责”也是必要的。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当情况有所改观时就应给予表扬夸奖以巩固良好的学习状态。总之,只有在孩子犯较为严重的错误时才能给予“斥责”,但一定要适可而止,适量而为。

      2、提出问题时语气要温和,切忌用命令的口吻。

      心理学认为一个声音平稳,表示此时该人充满了理性,同时他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别人更容易接受。这一点用在训练中也会有好的效果。父母用温柔和蔼的语气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一定会耐心聆听,快乐接受的。相反,大人总用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孩子就会相当反感,甚至与家长“对着干”失去练琴的乐趣。从长期来看,采用征求、商量、建议的方式去提要求,是使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并努力改正问题的好方法。

      3、拒绝使用否定性的评语。

      家长经常会因为孩子练习时在某一处三番四次地弹错而失去耐心脱口而出:“真笨呀!”、“真是没用!”之类的话去责备。这种评价一般是父母非常情绪化的表现,完全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客观地对问题进行分析的结果。这些话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只会招来孩子的强烈不满。学习古筝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两只手八个手指不断的变化和配合,能顺利地弹下来已实属不易,遇到难点一遍遍弹不好,孩子心中已有了很大的压力,这时家长在旁边还要“火上浇油”,那孩子会好受吗?如果是一个内心软弱的孩子可能真的就认为自己“没用了”。所以家长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体会孩子的难处,冷静地从旁观者的角度帮孩子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帮助他渡过难关。这样孩子就会心悦诚服地与父母真心相对,树立练好筝的信心。

      三、注重生活中环境的影响

      儿童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是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中熏陶培养的。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做好认真听,可以正常的活动玩耍。只要让孩子置身于音乐之中,假以时日,古筝的音色及曲目慢慢地就会扎根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乃至于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自己也可以挥洒自如地弹奏出那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同时多听古筝曲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经过反复的听标准范奏,使曲子在心中留下清晰准确的印象即形成“样板”。当练习时就会主动模仿改“样板”的速度、力度、韵味等等,对该曲子的全面把握会更准确更生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实证明经常搞点“小花样”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练琴兴趣和效果。首先,在家中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明亮、清新舒畅的练习环境。很难想象孩子可以在人声和电视声交杂的环境中能集中精神好好练琴。房间的布置要让孩子感到轻松亲切,摆几件心爱的玩具陪在他身旁,让他不会觉得练琴很冷清很寂寞;其次,孩子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还应经常给他举办一些“小小演奏会”,让孩子把自己辛苦学习的成果在人前展现一下,哪怕观众只是家庭成员,也会给他带来莫大的鼓舞。家长们要用极大的热情来认真聆听孩子的演奏,并且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赏,也可以发些小奖品。当然还要真诚地总结学习上的进步与不足,使孩子充满自信地克服问题取得更好成绩。“小小演奏会”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激发他更大的学习热情。

      在艰苦地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就可以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古筝的学习,使美妙的音乐常驻孩子美好的心灵,伴随他们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 持弓,运弓的力度,节奏问题,揉弦

      1、持弓方法问题。小孩持弓不大重视大姆指、食指与无名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果在持弓中这三指的要求、要领都模糊不清,对自己要求又不严,那么就很难起到力点、支点、重点的杠杆作用的协调。由于食指端不平(指弓杆)而造成手腕部下塌,运弓手腕无力,力点不清,往往对弓杆失去控制而造成了弓杆的2咪在食指上打滑、转圈或手腕僵硬等毛病。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食指有种往上抬起的感觉,大姆指有种往下压的作用,中指拉外弦时有种往里勾的作用。因此手指持弓一般就用“抬、压、顶、勾”四个字来概括。因为持弓的好坏直接影响二胡音色、音质及二胡演奏乐曲的成败的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检查,反复纠正,直到真正符合要求为止。

      2、运弓常见毛病。少儿运弓往往存在弓速不稳、弓向不直或忽快忽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不规范动作或者是拉弓快、推弓慢、出弓强、进弓弱、弓根重、弓尖轻的常见毛病。这些常见毛病都是要及时提醒,讲清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让孩子把弓子先稳下来,并按拍子合理分配弓段,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把弓子拉直并向右前方伸展,琴弓与琴弦成直角,在运弓中要信弓根部,弓根部越离开琴筒则用力也越大,相反越靠近琴筒力量要逐渐减弱,使运弓的力度达到均匀、圆润。

      3、左手持琴问题。左手持琴往往是由于左手虎口持琴的方法不当,造成了虎口紧夹琴杆,大姆指过于上翘,发生了左手紧张,以使琴杆太直或者由于大臂的舒展松驰不够,把琴杆推向右侧,遮住了脸部,严重影响了演奏的形象。对这一毛病,教师要注意学生虎口平伸、松开,大姆指很自然的平放在琴杆的内侧,使琴杆自然的倒向,演奏时虎口要尽可能松动自如,减少磨擦,这对将来学习换把也是极有利的。

      4、左手切弦的手形问题。切弦的手形要求要规范,有些学生就不太注意自己的按弦手形,也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很随意的横侧在琴弦上手心向里几乎形成横握琴杆,以致影响切弦的力度、力点和操法,或者左手指伸得太直或分得太开,影响按弦音准和换把,正确的切弦手形是,左手很自然以半握拳式平靠在琴杆的千斤下方,四个手指顺着音位方向排列,指关节弯曲,指尖应顺排在各音的上方要求自然放松的持在琴杆上,这种切弦手形既美观大方,又方便操作,对将来技术的发挥是大有好处的。

      5、指力与音质问题。一般认为只要手指能触及到琴弦上就行了,其切弦的指力与力点怎样?音质如何?不去分析。切弦时常常出现音质松垮、皮塌,手指无力,音型模糊不清等现象,或者手指过分紧张,手指关节不灵,起落迟钝、呆板。正确的切弦方法是在左手持琴规范的基础上,手指的起落要干净利索,颗粒般清晰,手指的各关节都富有弹性,使其力量全部输送到指尖上。反之,指力不到位,切弦的音质显得苍白无力。总之,二胡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顾此失彼,在注意右手运弓的同时,还要注意左手的各种技能的发挥。

      6、音准的问题。二胡的音准是初学者遇到的一个较难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听力没有问题,在练琴时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音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就怕在练琴当中不严格,又不用耳去辩听,养成了些不该出现的音准毛病。如常见的指距不准确,一指容易偏高,小指习惯性偏低,半音关系模糊,换把时忽高忽低等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纠正一下好一点,一回家又回生了,这种反复不能及时纠正音准问题,对深化二胡学习是很有害的。对于音准教学,我一般是采用一听、二看、三纠正的方法。即要求学生重视听觉,音准与否主要依靠耳朵来辨认,这是主要的方法。其二是看,是借助目测来鉴别音准(则利用目测指距、把位的方法)。三是经常纠正,凡碰音不准就要及时纠正,决不轻易放过每一个不准的音,开始纠正速度上可慢一点,到听觉灵敏度提高了,纠正的速度就快了。

      7、节奏问题。节奏问题也是少儿学琴又一个容易出现的毛病。往往是由于识谱上的障碍而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耐心地纠正节奏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安排时间教学生的乐理和识谱,教师在上新课时,首先要让学生唱谱,讲解乐曲中的节奏和应注意的问题。少儿学琴一般在节奏上容易出毛病的是在换小节时拖节奏或抢节奏,切分音、休止符的节奏不稳定,强弱拍节奏不清。有些问题的解决是有一定的时间,对初学二胡的少儿来说,边上专业课,边上乐理课边上识谱课是件非常有效的方法。往往能起到潜移默化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8、关于放松问题。放松是二胡演奏中一个最普遍、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有些孩子一拉琴,浑身紧张,从头部到两肩及整个身体都处于僵硬状态,僵硬的动作是没有弹性的,音质呆板,音色晦涩,其原因主要是不注意练习方法。二胡的放松,首先是要在思想上放松,演奏时两肩、两臂及手部(包括整个身体)都要松弛,运弓时,手腕不能僵硬,弓毛压弦的力量不宜过大、过重,推拉弓要有程序(注意手腕灵活),演奏中还要注意呼吸均匀自如。放松是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总而言之,要想获得最佳的音色效果,放松是本。放松并非不用力,而是用力恰到好处,要在放松的基础上来用力,这样发出的音色才优美动听,音质结实饱满,旋律流畅而圆润。

      9、换把问题。在二胡演奏技术中,换把非常重要,是扩展二胡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习二胡的重要一课。刚开始学习换把,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放松不够,虎口紧夹琴杆,造成换把时堵塞、不流畅,同时由于学生换把时不注意持琴角度。换把时,音不准或者动作又沉重又笨拙。教师要给学生多做换把示范,讲清换把的要领和注意的问题,换把是从一个把位移到另一个把位的演奏动作。初学换把时,要严格遵守以手带指的方法,也就是上行换把时,手腕要领先下去;下行换把时,手腕要先带上来,这种手先行的动作,虽然在快速换把时不感明显,但仍然存在,因为换把是由上臂、小臂、手及手指的联合动作来完成的,学习换把时可采取分阶段进行,在第一把位音阶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把位的练习,然后再继续一、二、三把的换把练习,换把练习要特别注意音的准确和减少虎口对琴杆的磨擦力,这不但使上下换把灵便,而且还可使琴身保持稳定,同时在练习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步一步地深入,从慢练起,待熟练后再逐步加快。

      10、揉弦的问题。二胡的揉弦是为了美化音色,是为乐曲服务的。在少儿学习二胡一个阶段后,为配合乐曲教学,即可进行揉弦技术练习,对少儿来说,初学揉弦应该掌握腕揉法。对其它的揉弦(压揉、滑揉)可暂不接触,因为腕揉法是二胡揉弦技法中较常用的方法,必须首先学会,少儿手形小,软度好,接受快,提前开始学习揉弦是较有利的。只要教师示范动作做得清楚,要领讲得透彻,学好揉弦是不会有困难的。关键是以手腕(上下揉动)来带动手指的各关节上下波动,使手指均匀的揉幅振动琴弦发出圆润、柔美的音波,增加音乐的感染力。在学习揉弦过程中,对少儿的常见毛病要及时纠正。如由于左手的放松不够而造成的揉速不均匀,发出阵阵的压弦的紧张感,或者忽快忽慢,忽重忽轻现象,还有由于手指力度的缘故,往往指尖部按不住弦,手指随着揉弦往下滑,越揉越高,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揉弦的速度、力度要适当,过大、过快、过重、过轻都会影响揉弦音色的。

    成都阳光艺术学校  免费服务热线:400-189-2999   节假日不休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简阳市西街丝棉小区    电话:27229228              新区地址:简阳新区广场东升路    电话:13330681555
    贾家分校:贾家小学对面        电话:18708246242       龙泉分校:阳光城金山广场            电话:84836819
    备案号:蜀ICP备12014892号-1  网站域名:WWW.YGYSXX.CN  技术支持:行者网络